3000元創業7張桌子開火鍋店年售18億
食尚香 | 2017-07-29
火鍋
閱讀:98
身在“火鍋之都”,無論哪條美食街,都是火鍋店火拼的戰場。1997年成立的奇火鍋,算是遲到者。
不過沒關系,17年時間,謝莉從7張桌子起家,如今已成為13000名員工、營業額18億元的餐飲集團掌門人。
3000元創業7張桌子開火鍋店年售18億-----成功的路上,緣于謝莉的多個點子:在當時的重慶火鍋行業,第一個用吃100送50將顧客引上門;受顧客一句“吃了不上火”啟發,用上萬次試驗后得到的既保證口味正宗又不上火的配料比例,讓奇火鍋成為唯一具有保密配方的火鍋企業;借力央視創業比賽,讓自己的創業品牌讓更多人知曉……
當然,比較重要的還有謝莉的堅持,謝莉曾經宣布:絕不做火鍋以外的產業,她的夢想是要做一個基業常青的企業。
手握3000元從7張桌子起步
為愛沖動辭職陪丈夫創業
“現在我們都一樣,都是沒有工作的人了。”1997年5月,當謝莉對丈夫余勇說出這句話時,語氣平和。那一天,她剛從單位辭職。
那天之前,謝莉是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的護士,那天之前,卻正是余勇人生的低谷,由于生意失敗,他賠光積蓄并欠了十多萬元的債。
愛情對于女人究竟有怎樣的魔力?24歲的謝莉決定:辭職陪丈夫一起創業!
3000元創業7張桌子開火鍋店年售18億-----當時,謝莉只有3000元資金。沒有任何技術和經驗的她決定開一家小餐館作為創業項目。三個月后,她從報紙上找到了一個看起來很合適的店面——一家只有7張桌子的飯店,800元的轉讓費,每月1300元的房租。
1997年底,一家火鍋店開業了??粗挥?張桌子的小店,謝莉用“7”的諧音給小店取名為“奇火鍋”。1998年初,重慶的冬天是被細雨籠罩的陰冷,謝莉的心情也很潮濕,奇火鍋開業整整兩個月了,卻很少有顧客前來光顧,謝莉心急如焚。她賠不起!
怎樣讓顧客認識并且接受自己的小店?謝莉發現,重慶的出租車司機習慣凌晨兩三點鐘結伴就餐,而這時,很多小餐館已經打烊。如果延長營業時間,就給了顧客一個選擇自己的理由。為了做出租車司機的生意,謝莉堅持營業到凌晨三四點,每天只能在店里拼起的兩張椅子上睡上一兩個小時,然后又是重復的忙碌。
奇火鍋漸漸開始積累起人氣,開店的第七個月,終于結束了連續半年虧損的局面。
就在奇火鍋開始贏利之時,謝莉突然接到通知,由于城市建設的需要,她的小店馬上就要拆遷!在店里放聲痛哭過后,謝莉擦干了眼淚。奇火鍋已經開始贏利,這讓她堅定地要把生意繼續做下去!
資金依然是比較大的困難,靠著父親把房子做抵押貸了2萬元錢,1999年初,奇火鍋在大坪大黃路重新開業,規模從7張桌子擴大到18張。很快,老顧客回來了,又不斷帶來新顧客。2年的時間,謝莉賺了20萬元,積累下第一桶金。
女掌門用新點子成功突圍
“吃就送”“不上火”助力火鍋事業擴張
就在奇火鍋生意比較紅火的時候,同樣的打擊再次降臨到她身上:店面再次面臨拆遷!
3000元創業7張桌子開火鍋店年售18億-----這一次,謝莉沒有哭,她開始思考奇火鍋未來的方向。為什么不能把奇火鍋做成一個品牌?謝莉在那一刻決定:將奇火鍋做成規?;?、高檔次的火鍋店。
經過考察,謝莉在重慶兩路口發現了一間合適的店面,營業面積達1200平方米。然而要開起這樣一家火鍋店,至少需要上百萬元的資金。
對行業和自己的信心讓她比較終決定冒險。從一些朋友那里借了60萬元,加上手中的20萬元,裝修費用基本解決了,然而流動資金又從哪兒來?
謝莉想到了自己之前的那些供應商們,謝莉向供應商描繪兩路口店的前景,提出新店開業后仍請對方做自己的供應商,但希望推遲兩個月結賬。在供應商的支持下,奇火鍋終于具備了做大的條件。
讓顧客走進來,是一切服務的前提。2001年,奇火鍋兩路口店開業。謝莉在報紙上打出廣告:開業期間,吃100送50,啤酒免費。這些現在看來也許尋常的促銷手段,在當時的重慶火鍋行業中,謝莉卻是第一個使用。
3000元創業7張桌子開火鍋店年售18億-----市場被這場促銷震動了,奇火鍋迅速成為重慶火鍋行業的焦點。“不要進來了,這樓承受不了。”那些天里,謝莉每天都要站在門口,大喊著阻攔不斷涌入的人群。
一片贊嘆聲中,謝莉依然清醒。要建立起長久的競爭力,僅憑促銷遠遠不夠,必須在同行當中,打造出自己獨有的特色。就像有顧客經常詢問:奇火鍋,究竟奇在哪里?
那些日子,謝莉每天在熙攘的繁華中觀察著,思考著這個問題。有一天,她聽到一個年輕的女顧客說:“味道是好,如果能吃了不上火就更好了。”謝莉眼前一亮,她在火鍋底料中加入各種中藥,研制出不上火的火鍋底料。“奇火鍋,奇就奇在吃了不上火。”憑借著這句廣告語,奇火鍋作為一匹黑馬,迅速從激烈的火鍋市場競爭中突圍而出。
2003年,謝莉在大坪開起第一家分店,與相距不遠的兩路口店遙相呼應。接下來,渝北空港店、沙坪壩店相繼開業,7張桌子起家的奇火鍋,終于開始走上了擴張之路。
“贏在中國”奪冠獲風投關注
借力電視比賽為企業作免費推廣
同樣的檔次,同樣的價格,同樣的菜品……這就是商界所謂的“巷戰”。謝莉不想陷入這種“巷戰”。她為奇火鍋制訂了錯位經營的發展方向,在沒有火鍋店的區域開店,這樣奇火鍋進來了,同樣的火鍋店就很難進來,形成一片專屬的市場。
3000元創業7張桌子開火鍋店年售18億-----2005年4月,從內蒙遠道而來的肥羊府火鍋敗走重慶,留下了一排3100平方米的超大型店鋪。有了失敗的先例,一時間沒有人敢經營這塊場地。謝莉對這塊場地進行了分析后,毅然盤下了這塊場地。為了分散風險、聚集人氣,她找到一家品牌娛樂城共同打造。餐飲與娛樂聯手,產生了奇妙的互動效應,奇火鍋沙坪壩旗艦店一開業便門庭若市。
為了保證各個分店的味道完全一致,火鍋的各種原料需要統一制作配送。謝莉建立起自己的火鍋底料加工廠和人員培訓基地,做好了這些擴張的準備,她開始考慮將奇火鍋打造成一個全國性的知名品牌。
2007年,當謝莉看到央視“贏在中國”的報名宣傳片時,敏銳地感到這是一次品牌推廣的良機。帶著自己的奇火鍋,她走進了這場創業真人秀,歷經了半年多的考驗,2008年6月3日,謝莉一舉拿下第三季“贏在中國”創業真人秀冠軍,獲得1000萬創業資本。
3000元創業7張桌子開火鍋店年售18億-----奇火鍋的品牌,隨她從奪冠的一刻起變得格外響亮。謝莉說參加“贏在中國”對她來講不僅僅是贏得了風投,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大家對做餐飲,尤其是對做火鍋的人的看法。“以前提到做餐飲都覺得那是沒素質的人才干的事,但現在不同了,我用實力向大家證明了火鍋老板也同樣具備良好的素質,而火鍋更是一個可以做大做強的餐飲項目。”
在參加“贏在中國”之前,謝莉還參加過上海NTA飯店聯盟舉辦的“企業發展基金評選活動”,并拔得頭籌,這次活動主辦方給出的獎勵是一等獎100萬,“能奪得冠軍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對我來說每參加一次比賽我的自信心就會增強一倍”。
成長故事
史玉柱讓她給員工加工資
“史玉柱對我的點評不僅成了網評的熱點,更讓我回來后細細的品味。”謝莉在“贏在中國”官網博客上,寫下了這樣的感悟。
謝莉透露,當時史玉柱對她說,“當你給員工高工資時,你的成本是比較低的,利潤是比較高的。”這讓謝莉想到自己的經歷,“當初公司底料廠的前任負責人讓我操碎了心,設備常壞,計劃定單常完不成,質量老出問題……后來我換了一位新的廠長,工資雖比前任高,上述的一切問題不但不復存在了,且如今的產量提高了3倍,且這位廠長還對技術流程進行了革新,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我們的利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謝莉透露,回重慶后,她立即著手給員工漲工資。“公司上下近600人整體的工資作了漲幅20%~45%的調整,一個月僅工資一項,就要多支出8萬元。”
曾引來馬云拜訪
稱其為“高手在民間”
9月19日,阿里上市當天,謝莉在朋友圈里發了一段文字:跟對人,做對事,合作伙伴很重要!
鮮為人知的是,阿里上市前,馬云曾帶著二十幾位高管到奇火鍋銀座店拜訪謝莉夫婦,并稱其為“高手在民間”——早在20世紀80年代,謝莉余勇就在重慶開設了專業的物流公司——這是馬云2013年5月才通過菜鳥物流展現出來的商機。
3000元創業7張桌子開火鍋店年售18億-----這段歷史之所以并不曾被廣泛宣傳,不是謝莉和余勇不擅長推廣,而是在他們看來,自己并不真正具備做人生導師的專業資歷。
圍繞未來的火鍋,謝莉做了一系列的部署:首先是篩選淘汰加盟店,高峰時期的奇火鍋加盟店有近700家,但由于管理半徑所限,有很多加盟商“從開業以來就沒見過總部的人”,為了解決這種大的連鎖企業通病,比較后只余下不到300家加盟商。但令人稱奇的是,奇火鍋以上百家直營店的業績成為重慶品牌火鍋里直營店比較多的企業。
在重慶中央廚房之外,謝莉計劃在華北、中南等大區建設3-5個中央廚房,實現加盟店和直營店會員的一體化管理。謝莉的部署比較后露出了真實意圖:選擇認真做奇火鍋品牌的加盟商,將和企業一起享受未來上市財富的盛宴。
在人人都追求如何快速引爆品牌的互聯網時代,謝莉的深耕顯得另類而并不傳奇。在近日的采訪中,謝莉似乎并不在意這樣的速度,依然是典型重慶女人的仰頭一笑:我要做的是未來的企業。
新聞回顧:
在央視創業欄目“贏在中國”第三季總決賽上,重慶奇火鍋老板娘謝莉帶著她的兩張名片——美女和火鍋擊敗了所有競爭者,成功“搶到”1000萬元的創業基金。一夜之間,一個普普通通的重慶火鍋老板娘,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商界新星和無數創業者學習的對象。
專家點評
是擁有很強領導能力的一個人,一個能干大事的人,投資者把錢交給她會很放心.
一個女性,能夠讓自己的事業如此成功,身上還不乏女性魅力。
各方聲音
網友:比較精明的選手。她在“贏在中國”這個舞臺上從海選到謝幕演繹了一個完美的神話!她的“精”和“強”體現了重慶女人的特質:穩重、大氣、睿智、成熟、魄力十足,展示出一個女企業家特有的風范。
3000元創業7張桌子開火鍋店年售18億-----老公余勇:她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不管是做女人、母親、還是老總,她都是德才兼備。她的成功并沒有給我帶來什么壓力,我認為能夠娶到這么成功的老婆,是我的福氣,我會繼續更加地愛她。我們能有今天,是我們愛情的“核聚變”。
生意伙伴:“別看謝莉在比賽中風風火火,一副咄咄逼人的女強人架勢,在她老公余勇面前多溫柔的。”一奇火鍋的臘肉供應商透露,“我們每次談判事情,謝莉見面只說一句話——生意上的事一律由我老公余勇做主。中途從不插一句嘴,她在一旁專心玩她的手提電腦。”